经济研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研究论坛
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论坛综述
时间:2010-09-30       稿件来源:广西大学商学院

由《经济研究》编辑部和广西大学商学院联合主办的“国际区域经济合作与产业发展论坛”2010410日在广西南宁召开,来自全国20所高校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等研究机构的专家学者、著名经济学家60多人参加了会议。论坛开幕式由广西大学商学院院长阎世平教授主持,广西大学副校长韦化教授作开幕词,《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王诚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刘树成教授做了题为《政府工作报告看点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的主题报告。对外经贸大学副校长林桂军教授、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林木西教授、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做了主题发言。

一、政府工作报告与宏观经济走势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研究所原所长刘树成教授首先简介了2010度政府工作报告的主要看点。刘树成教授说,2009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提出:2010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上下功夫,真正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刘树成教授由此认为,今年人大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五大看点整需求结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稳定外需,扩大内需。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在网络热点问题排位中,排在第一位的是收入,包括收入差距扩大问题。第二位是房价问题。第三位是反腐倡廉、司法公正等。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制定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的政策措施,深化垄断行业收入调整的制度改革。调整产业结构。继续推进重点产业的调整振兴,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打好节能减排持久战加强农业基础。 努力改善民生。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针对民生突出问题,进行社会建设。遏制房价过快上涨。搞好宏观调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好通胀预期的关系。

在分2010年宏观经济走势时,刘树成教授认为,现在我国经济有可能进入了第十一轮周期。2009年我国遇到百年不遇的世界金融危机,我国经济增长8.7%低谷,预期今年之后逐步上升10%以上。要把握好经济增长周期的规律。

刘树成教授认为,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三大因素的变化:原材料上涨,贸易保护主义加剧,资源环境保护压力增加。刘树成教授还认为,影响国内中长期经济发展有六大因素:工业化、城镇化快速推进,科学技术与新兴产业发展,中西部的崛起拓宽了发展空间,市场经济体制更完善,具备必要的雄厚物质条件,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积累了经验。刘树成教授最后认为,中GDP的世界排位,1980年的第7位,到1990年的第10位,再到今年可能会达到第2位,其中一个背景是日本经济不断萎缩,迄今已经萎缩了20%

二、国际金融危机和信用体系的建设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刘锡良教授做了题为《国际金融危机和信用体系的建设》的主题发言。刘教授首先引出问题,认为任何金融危机的出现都可以表现为信用链条的断裂,是一种信用危机。金融信用活动存在着规律性,违反规律就要爆发危机,同样宏微观经济信用主体的内在逻辑体系出现问题也是另外的一个重要原因。全球化背景,国际间的国家信用制度的落差也会造成金融危机。为此,信用体系的建立已迫在眉睫,很多政府文件中已有体现。转型期的特殊经济状态要求建立与这种状态相适应的信用体系,减少与发达国家的信用体系落差是重要任务。为了协调发展,农村金融体系的建立应引起重视。

其次刘锡良教授总结了次贷危机原因10种学术观点:美国房产泡沫论。房地产本来是经济增长的动力源,由于忽视风险,反而使其成为危机的根源和经济的瓶颈。信用监管失责论,美联储失去防范金融危机的时机。货币政策过失论。降低利率的政策催生了很多热钱,形成了经济泡沫。为促进增长,又发行货币,造成通胀。低利率政策保持时间过长,埋下泡沫祸根。金融创新欺骗论,为追求高利润忽视信用等级和资信的评估,造成创造了过多的高风险金融产品及其流行的市场。经济结构的失衡、国际金融体系的失衡。认识和操作工具不足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反周期控制的机制和工具;现有的模型即使很复杂,但在实际中并不能够提高各种有效的主导变量的信息。资本主义或者自由市场的制度根源论。在过10年内建立的金融行业模式的稳定性主要基于行业自我监管,有的行业自行评估自身风险,这本身就意味着很大的风险。这和人类贪婪的本性一样根深蒂固。价值危机与过度消费论,西方消费观念和习惯造成了高投资和低储蓄,过度消费引起危机。美国经济模式问题论,美国的经济模式呈现高负债、高消费、低储蓄、低利息的特征,不注重实体产业的发展,收入分配差距拉大,都是重要原因。阴谋论,美国利用自身地位转嫁自身经济问题。

3 页  1 2 3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