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研究论坛
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研究论坛
21世纪中国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论坛会议综述
时间:2010-09-30       稿件来源:江西财经大学

三、资本市场发展和金融工程

厦门大学郑振龙教授则就金融产品价格的信息提取为主题进行了主题演讲,以传统意义上的经济统计信息进行分析存在水分多、只反映历史等不足,而从金融产品价格中提取信息不仅及时、真实,而且反映公众对未来的判断。他解释了金融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从金融市场的各种产品价格中提炼隐含的信息,其作用在于宏微观决策参考和发现市场错误和危险信号。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闵晓平博士报告了其团队的合作研究成果。他们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隐性综合衡量来度量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并对其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表明隐性综合衡量能够充分反映流动性的内涵,价格冲击、价格序列相关和公司债券特征在我国公司债券市场流动性衡量上的效度非常低。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易蓉博士的研究发现,纽约铜和沪铜期货基差变动均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均值返还特性,波动的长记忆性,均不具备波动不对称性;但是纽约铜期货基差变动具有偏离对称现象,沪铜期货基差变动具有偏离不对称现象,沪铜期货市场对基差偏离的反应相对平缓。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凌爱凡博士对联合椭圆不确定集下的第一安全准则鲁棒投资组合问题进行了研究,他将该问题转化为含线性矩阵不等式约束的凸规划问题,通过内点算法求解并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新模型能够获得具有更好财富增长率的投资策略,且能有效地分散最优投资组合的风险。

四、中国银行业和保险业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保险协会会长罗忠敏研究员就中国保险业发展最根本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他认为中国保险业的发展离不开对保险功能本质——经济补偿——的认识,偏离这一点将不利于中国保险业的长远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刘紫云教授对促进我国科技保险发展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她认为中国保监会和科技部联袂推出科技保险,并给予了财力支持等优惠政策。然而其发展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就此教授提出若干政策建议。

上海交通大学高级金融学院张春教授就中国银行业内部信用评级看中国银行业的发展进行了简要的论述,他认为相关的统计数据显示进行股改后的中国银行业在业务经营方面的确出现了改善。

湖南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杨胜刚教授则就中国消费金融的发展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目前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模式主要有与担保公司、商业银行合作的三方模式和与信托公司合作的信托公司模式,远未能满足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必须提高提高担保机构对消费金融的参与度以及强化市场定位。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邹朋飞博士对信贷市场的竞争对金融稳定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即使银行增加了某些高风险资产,银行的整体风险并不一定增加,因为银行可以通过提高资本水平或采用风险转移方法来降低整体风险。通过实证检验发现随着信贷市场竞争程度的提高,银行的不良贷款率不断降低,资本充足水平不断提高,整体稳定性不断增强。

华东交通大学的韩士专教授就中国是否开设“国际板”股票交易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应该从国家利益的角度思考“国际板”问题,同时应该考虑我国股票市场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国际板”发展的要求。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潘文荣副教授对QFIIQDII制度下中国股市与世界主要股市收益波动率联动性就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QFII度实施前,中国股市对新信息的敏感程度很高,在QFII制度及QDII制度实施后的二个阶段,对新信息的敏感程度明显降低,预示着中国股市正越来越趋于理性。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陈家洪教授对中国证券市场的融资融券业务风险控制与制度建设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应该从券商、商业银行和投资者三个层面加强风险应对,同时可以实行“T+0”交易制度和优化银行账户结算制度等方面入手促进融资融券业务的发展。

江西财经大学金融与统计学院李思敏副教授通过对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股价分析,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并购当年股价波动较大,并购的第二第三年并购重组对股价影响的效应减小,绝大数重组并未明显改变公司基本状况。

 

3 页   1 2 3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