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信息
当前位置:首页 > 焦点信息
第二届农业经济理论前沿论坛在北京召开
时间:2018-04-26       稿件来源: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发轫于1978年的改革开放始于农业和农村,四十年来我国“三农”领域取得了伟大成就。为了推进中国农业经济研究的理论创新,4月21日至22日,“第二届农业经济理论前沿论坛”在北京亚奥国际酒店隆重举行。论坛由《经济研究》杂志社、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及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共同发起,本次论坛由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承办。来自全国40多个科研机构和高校的百余名专家学者与博士生齐聚一堂,围绕“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回顾发展与展望未来”这一主题,共同探讨中国农村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新问题、新领域与新方向。
  开幕式由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郭沛教授主持,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辛贤教授、《经济研究》杂志社社长张永山教授和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罗必良分别致辞,向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感谢。
  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院长兼首席专家陈锡文为大会作了“中国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回顾发展与展望未来”主旨报告。报告全面回顾了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四十年实践探索之路,提出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始终牢记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尊重农民民主权利;坚持按规律办事;长期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和联产承包责任制等四条实践经验,并建议加快制定乡村振兴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和粮食安全保障法以保障新时代中国农业农村改革的顺利进行。
  论坛特邀报告由经济管理学院副院长司伟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农村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叶兴庆;国务院参事、中国农业大学图书馆馆长何秀荣教授;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教授分别做了“农地经营制度的未来走向”、“中国小农的历史考察与趋势判断”、“中国粮食为何有十三连增:一个逻辑性解释”的特邀学术报告。叶兴庆首先回顾了小农生产体制重新确立后的变化过程;随后对未来影响农地制度演变的因素做了展望和分析;最后总结日、韩、台农地经营制度发展对我国今后的启示,并充分肯定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制度优势。何秀荣在报告中指出,随着中国进入工业化和全球化社会,今日小农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小农,而且由于历史阶段性,小农在经营上、经济上很难与现代经济对接,小农的生存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中国小农“消亡”只是时间问题,没有方向性问题。罗必良揭示了2004-2015中国粮食实现了历史性的“十二连增”的原因就在于劳动力短缺诱导“趋粮化”、社会化服务(外包)和产权完善使得2003年以来粮食播种面积及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例一直呈上升态势。
  本次论坛得到全国学术界的广泛支持和关注,共收到投稿论文137篇,经过组委会评审选出30篇论文作为论坛交流论文。21日下午和22日上午,与会代表围绕农村生产要素、农产品价格机制、农业制度、农产品质量、农村金融投资等主题,分为六个分论坛进行汇报和讨论。论坛邀请的专家、《经济研究》编辑部的资深编审以及学院教师作为分论坛评论人,逐一对入选作者论文进行了精彩点评。论坛闭幕式前,《经济研究》编审王丽娜主持了小组报告汇报环节,分论坛所选出的六篇论文进行了报告,与会者均表示受益匪浅。
  21日晚上,《经济研究》杂志社、中国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经管学院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经管学院等单位召开了论坛发起人会议,集中讨论了论坛发展的战略方向、长效机制以及运行模式等问题,希望通过各发起单位的共同努力,搭建一流的农业经济理论研究平台,引领中国农业经济学科发展。
  论坛闭幕式由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罗必良教授主持。《经济研究》杂志社、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六家发起单位代表为组委会评选出的10篇优秀论文进行颁奖。最后,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青平教授代表第三届论坛主办单位向与会代表发出了邀请,真诚希望与会代表和农业经济界的学术同仁于2019年4月相聚武汉参加下一届论坛。
 
 
  • 主管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     主办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 经济研究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不得转载     京ICP备10211437号
  • 本网所登载文章仅代表作者观点 不代表本网观点或意见 常年法律顾问:陆康(重光律师事务所)
  • 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577-9154      国内统一刊号 CN11-1081/F       国内邮发代号 2-251        国外代号 M16
  •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阜外月坛北小街2号   100836
  • 电话/传真:010-68034153
  • 本刊微信公众号:erj_weixin